魏象枢    魏象枢的诗文(10篇)    

魏象枢(1617—1687年),字环极(一作环溪),号庸斋,又号寒松,蔚州(今河北省蔚县。在清康熙三十二年以前隶属于山西省大同府治)人。进士出身,官至左都御史、刑部尚书。魏作为言官,敢讲真话;作为能臣,为平定三藩之乱立下大功;作为廉吏,他“誓绝一钱”,甘愿清贫;作为学者,注重真才实学。后人以“好人、清官、学者”六字,对他的一生进行了概括。现有魏象枢《寒松堂全集》九卷存世。 魏象枢的诗文(10篇)

(0)

轶事典故

展开阅读全文 ∨

人物生平

  魏象枢生于1617年九月二十日(10月19日),顺治三年进士,选翰林院庶吉士,历任刑科给事中、工科右给事中、刑科左给事中、吏科都给事中、都察院左佥都御史、顺天府尹、大理寺卿、户部侍郎、都察院左都御史、刑部尚书等职。

  魏象枢作为言官,敢讲真话,且以整肃纲纪为已任,被史家誉为清初直臣之冠;作为能臣,在平定三藩之乱、整顿贪官污吏等方面立下大功;作为廉吏,他誓绝一钱,甘愿清贫;作为学者,注重真才实学。后人以“好人、清官、学者”六字,对他的一生进行了概括。特别是魏象枢整饬吏治的思想和刚直不阿的作风对形成康熙间吏治清明、廉吏踵起的可喜局面起到了推动作用。魏象枢两度为官20余年,所上奏疏100多章,全都研制有据,行之有效,在当时已被奉为典范,直到乾隆时还下令群臣“言官奏事当如魏象枢奏疏”。

  魏象枢尝自题对联曰:欺人如欺天,毋自欺也;负民即负国,何忍负之。其在致仕归休时曾获御赐“寒松堂”匾额。康熙二十五年卒后谥敏果。有《寒松堂集》、《寒松堂诗集》传世。

  但也有学者指出:汤斌、魏象枢、魏裔介等虽强称宋学名家,但对宋学并无什系统研究,仅以朱学仰承满清朝廷意旨,以达通显贵装点门面而已。

去国心难恝,徘徊马首迟。真逢宵旰主,况际太平时。

老病天应鉴,行藏世不疑。二疏千载盛,薄劣又重追。

(0)

握手东庄一载余,劳君远过旅人居。晚年难得同心侣,夜话如看太古书。

顾我廉名承义重,于今言路报恩疏。祇应早晚归休去,莫累高贤更拮据。

(0)

大呼高帝出城闉,三百年来此一身。帐下投醪多战士,军前拔帜是孤臣。

裹尸不愧真男子,擐甲曾闻有妇人。若使将军犹未死,彗芒那敢近中宸!

(0)

骨瘦筋衰六十翁,班行犹自缀群公。无才祇觉君恩重,揣分安能国计充。

民力艰难愁鬓里,天心仁爱雪花中。朝家自有真刘晏,早济三军奏捷功。

(0)

曾因一面识端人,实践躬行事事真。不愧榜中名第一,公门收尽上林春。

(0)

昔年乍去身犹健,昨夜空伤万里魂。海上鳄鱼骄白日,庭前鵩鸟下黄昏。

遗书暗洒孤臣血,垂死仍衔故国恩。最是圣朝容直谏,许君骸骨葬平原。

(0)